【最美職工】
王學勇扎根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攻關,通過異響就能判斷車輛故障點
練就聽聲診斷的“金耳朵”
在安徽蕪湖的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奇瑞公司)總裝車間,不直呼其名,而以“王大師”相稱,是同事對有著過硬技術的王學勇表達敬意的方式。車間里流傳著他的故事:“如果是連‘王大師’都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癥,那就只能反饋給研發部門,進行產品優化了?!?/p>
作為一名高級汽車裝調工,王學勇從2003年參加工作至今,多次在全國、省市技能賽事中獲獎,斬獲“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”“江淮杰出工匠”“安徽工匠”等榮譽。不久前,他又榮獲“最美職工”榮譽稱號。
王學勇所在的總裝二車間里盛傳,“王大師”練就一對“金耳朵”,能聽聲診斷,通過車輛行駛或部件運行時發出的異響,就能判斷車輛的故障點。
初來乍到的新員工王恒有點不相信,有那么神嗎?
一次,王恒和同事們在調試新品時發現了輕微的異響。由于聲音很輕,又只在特定路況時才出現,因此排查了很久也沒找到故障點?!爸荒苷埻醮髱煶鲴R了”。王學勇到現場后,很快識別出故障點在組合儀表盤附近。
“事后證明,他的判斷非常正確?!蓖鹾阈姆诜?,開始跟著王學勇“學藝”?!盁o論是淺顯的問題,還是有難度的問題,隨時隨地都可以請教,他都特別有耐心,手把手地操作講解?!蓖鹾阏Z氣里滿是佩服。
在王學勇看來,“自己無非就是干得多了,在日復一日的積累中增長了經驗”。
王學勇不是在車間,就是泡在實操技能實訓場里,反復摸索、模擬實車故障。曾經,他把整輛車全部拆開,拆下的零件占了半個房間。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比對、排查,不斷打磨技能。
在安徽無為老家,以開擺渡船為業的父親經常自己維修發動機。王學勇耳濡目染。有時候,父親讓他搭把手,遞些工具,他都覺得很幸福。此后,他在學校選擇汽修行業,畢業后進入奇瑞公司總裝車間。
剛到奇瑞公司時,王學勇在底盤工段做裝配工。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許小飛一眼看中,挑選進入裝調小組。
許小飛發現,發動機變速箱合裝,每天重復幾百次的同樣動作,枯燥乏味。但王學勇干得起勁,不偷懶,不?;^。2011年,王學勇參加全國第三屆汽車裝調工職業技能競賽,在SUV·MPV組別斬獲個人競賽一等獎,并榮獲“技術操作能手”稱號。
不說“不行”
在車間主任鄭杰與王學勇共事十幾年的記憶里,一年365天,王學勇從來沒有因私事向他請過假。對于公司交派的任務,王學勇也從沒說過“不行”。
2007年,公司開拓海外市場之初,俄羅斯SKD工廠出現大量有問題的車輛滯留在生產現場,不能及時交付客戶,急需總部派人提供技術支持。王學勇被選中時,只問了一句:“我什么時候出發?”
王學勇回憶說,剛去俄羅斯的時候,當地工人一看派來個二十幾歲的小伙子,有些不信任。當地工人反饋傳動軸護套頻繁破損沒有解決方案。經過反復觀察,王學勇發現方向盤轉動左右轉向角不一致,導致傳動軸護套受擠壓容易破損。他當場拆解了一臺車的方向盤,手動調整了方向盤位置并重新校正了四輪定位。
當地工人沒有這樣的經驗。王學勇便當起他們的臨時師傅,傳授經驗,指導當地工人方向盤轉角對接技能。傳動軸護套磨損的問題迎刃而解。
2017年,他臨危受命遠赴伊拉克市場,和當地員工一起經過40多天艱苦奮戰,完成了生產線的工藝布置,最終實現新瑞虎3在伊拉克的量產,還完成了售后服務技術人員培訓。
在王學勇眼里,只要不怕苦不怕累,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。這種韌勁和敬業,讓他為企業梳理出21項運行模塊管控方案,提出100余項問題整改意見。
扎根一線
最近一段時間,王學勇忙于新品的試制,一輛輛地調試樣車,做出“診斷”,排障解難。為了順利實現量產,他在生產線上盯著工人將上萬個零件裝配成整車,確保每一個螺絲、每一根線都精準無誤。
十幾年來,王學勇一直這樣扎根在生產一線,不善言辭,甚至有點木訥。只有在講技術的時候,他才活躍起來。
“很沉得住氣?!蓖鹾阏f,遇到難題,王學勇總是不急不躁,動手鉆研,直到問題解決才罷休。許小飛覺得,王學勇的這份沉穩,源自他對崗位的尊重和執著。
王學勇帶領的4名學員參加2016年全國第四屆汽車裝調工大賽,一人獲得一等獎,兩人獲得二等獎,一人獲得三等獎,他本人則被大賽組委會授予“金牌導師”稱號。(來源:中工網 工人日報)